教育部关工委调研我区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工作

9月19日,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贵仁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专题调研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俊喜出席会议,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武福英作工作汇报,关工委副主任石骏主持会议。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及部分大中小学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在听取武福英代表自治区教育厅关工委作的专题汇报以及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内蒙古医科大学等单位作的交流发言后,杨贵仁就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部署,指出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46号文件,以及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精神。要充分认识基层“五好”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开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中小学和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组织建设上,只有把组织建设好,才能真正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杨贵仁还传达了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精神,希望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切实推动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张俊喜作总结发言,感谢教育部关工委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指导,并表示内蒙古教育厅将认真传达落实各项要求,全力推动基层关工委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调研座谈会前,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伟会见了杨贵仁一行和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三位专家,并进行了座谈。
据介绍,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已在全市98%的中小学建立关工委组织,并将其纳入学校党建考核体系;内蒙古医科大学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形成“学、写、讲、调、研、做、宣”七字工作机制;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金莲花大讲堂”,吸引更多“五老”参加关工委工作;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创新“新三艺”实践,努力打造二中特色品牌;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学校依托大学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
